[摘要]前不久用模拟器玩了SFC上的一个经典SLG——圣龙战记后,突然对它出色的表现有了浓厚的兴趣,尤其是在那种硬件平台下,仅仅3M的游戏竟然能够有如此出色的表现!不仅是画面表现得极致,而且整个游戏的系统,...
前不久用模拟器玩了SFC上的一个经典SLG——圣龙战记后,突然对它出色的表现有了浓厚的兴趣,尤其是在那种硬件平台下,仅仅3M的游戏竟然能够有如此出色的表现!不仅是画面表现得极致,而且整个游戏的系统,情节相对当今的大多数游戏来说,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!~实在是佩服万分~!
确实,现在的硬件条件都比以前好多了,做一个游戏也越来越简单了(虽然我没有在DOS下写过程序,但是经过两年多的编程,对各个方面都有些了解,仍能体会到在DOS下写游戏的痛苦:)), 现在各种各样的游戏开发包也越来越多了,不说别的,就直接用DirectX SDK吧,做一个小的游戏比如飞机类也不会花几天时间(以前我花了3天做过一个^_^),开发简单了,自然有些东西就不那么讲究了,比如说现在的商业游戏的容量,无论是什么都先比光盘多少,你的3CD,我来5CD,除去里面"免费赠送"的一些"原声大蝶" 阿,"官方资料"阿之类的东西,一个游戏至少也有1个G,(大概是现在的硬盘在大家的眼中不怎么值钱了吧,可能商家是这么认为的,也可能是大众心理:东西越多越好嘛:)),真正有用的数据有多少?估计也只有商家才清楚~先不说某些游戏连压缩都没压缩过就裸用一大堆的24Bit BMP( 没错,就是标准的位图)来做游戏中的资源(仅仅做了一个未压缩的资源包,很轻松就能提取出全部资源:)),画面看起来效果好么?确实,不过那没有什么,反正就是美工的表现嘛!还对机器要求至少有PIII 500、128M以上的RAM~真是Faint!
赫赫,也许大多数人不在乎上面提到的东西~可是作为一个游戏开发者,一个游戏程序设计者,就要在能力范围内对游戏程序做尽可能的优化(先不提商业制作的一些"无奈"的原因的阻碍),就比如说星际,大概是我所见到的PC上的商业游戏中做的最好的一个了:)
好了,废话了一大堆,下面来谈谈点正式的。
如今2D PC游戏上,最流行的就是16位色的显示方式(主要是从速度和内存消耗以及显示质量这些方面上来综合),16位色上基本上是565的显示方式(我到现在还从来没有见到一台555显示的机器或一块555的显卡),所以我只讨论16bit下565 模式。
下面的方法是由于'调色板'而来的灵感~
(先申明,这种方法绝对不适合主流技术,基于上面我所说的游戏----圣龙战记,可以做类似的游戏~不适合基于象素的游戏,对TILE类游戏比较实用)
由于TILE类游戏用到的TILE颜色相对都比较固定,颜色种类比较少,所以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固定的调色板,里面能容纳大部分的TILE颜色,这样所有TILE的数据都可以用这个调色板的索引来表示,当然为了方便,256种颜色最好不过,这样每个点只占8位(也许有人会说,这样不就干脆创建一个8位色的游戏不就行了?嘿嘿,稍安勿躁,马上解释),在内存消耗上就有了很大的优势~如果再压缩一下,嘿嘿........
从速度上来说,由于游戏里面需要大量的特效,比如最常用的半透明效果,色彩饱和效果、阴影效果、灰度化等等效果,所以从这方面来考虑。
由于只用到了256色,混合后的颜色也在256种颜色内,所以考虑用查表方式,
这256种颜色从16Bit 565模式共65536种颜色的色彩空间中提取出来,这样就算是32级的Alpha混合也就只占用256*256*32*8bit=2M的内存。
但是用16级或者12级我就觉得够了,这样就有 256*256*16*8Bit = 1M 或者 256*256*12*8Bit = 768K
色彩饱和表就只需要 256*256*8Bit = 64K
阴影表也就只要 256*256*8Bit = 64K
灰度表只要 256*8Bit = 0.256K
一共加起来也就1M左右,呵呵够少吧!
如下:
static unsigned char BDI_AlphaBlendTable[16][256][256]; //16级Alpha混和表
static unsigned char BDI_AdditiveTable[256][256]; //Additive表
static unsigned char BDI_SubTable[256][256]; //阴影表
static unsigned char BDI_GrayTable[256]; //灰度表
那么,哪256种颜色可以很好的描述大部分图片的颜色呢?
尝试过几个不同的调色板后,最后发现下面这个调色板效果最好(并且还有附加的优势!稍后看到)
如下,
unsigned short wPal[256];
for(int i=0;i<256;i++)
{
wPal[i]=i
关键词:对2D游戏引擎设计的一些思考